轉載:李會寧 《搏擊》 2007年第02期

眾所周知,八極拳有三大勁法,即十字勁、纏絲勁和沉墜勁。前面我們講了“八極”、“六合”的文化內涵與武技的關係,下面我們就再論述一下“十字”當中所蘊含的哲理與易理以及與拳術之間的聯繫。
  通常,在一些拳種中就有“十字”的概念,如太極拳中有“十字手”、“十字腿”、“十字擺蓮”,形意拳中的“十字崩”,八極拳中有“十字架”、“十字錘”,少林拳中有“十字腳”和“十字遞換”法,但是這些“十字”定義都是雙手交叉的外在形狀,而無內在的奧妙成分,跟“十字勁”完全是兩碼事。
  對於“十字勁”的含義,很多專家和學者都有很獨到、很恰當的解釋,如劉雲樵先生講:“所謂‘十字勁’,簡單地說,就是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畫十字運作所施展開來的勁。”
  霍文學先生則做進一步闡釋,講得更加清楚明白:
  “十字勁,又稱四面勁。練習的要求是頭頂藍天,腳紮黃泉,兩肘兩頭撐。意思是,其動作上、下、左、右四個方向,作如同‘十字’形撐展的勁。也就是將丹田中所凝聚的內勁向四面八方抽引膨張以達於極度和深度,所以勁的增長是無限的。”
  康戈武先生是這樣定義“十字勁”的:
  “十字勁是指由身體正中(丹田部位)發出,成放射狀向外撐展的勁。因該勁既有橫向的水平面放射撐展,又有縱向的立面放射撐展,兩面相交成十字形,故名”。
  瞭解了“十字勁”的表面含義後,我們不禁有了這樣的疑問,其他拳種中的勁法相當具體豐富,如太極拳就有 、捋、擠、按、采、 、肘、靠、粘、聽、懂、走、化、引、拿、發、借、開、合、提、沉、長、截、鑽、淩空等二十五種勁法;形意拳有斬、截、裹、挎、挑、頂、雲、領、踩、撲、裹、束、絕、劈、鑽、崩、炮、橫、明、暗、化、橫、豎二十三種勁法;八卦掌也有推、帶、領、穿、截、切、托、攔、劈、撞、塌、捋、搬、探、撩、纏、扣、撥、鉤、挑、削、按等二十二種勁法。為什麼八極拳就只有三種勁呢?況且十字勁中還包含著沉墜勁,這樣一看,其實八極拳只有十字勁和纏絲勁兩種勁法。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是翻開常秉義先生的《周易與漢字》一書,從“易理”當中尋求對“十字”的解釋:
  《說文》認為:“一”為東西,“l”為南北,如此則“四方中央備矣”,故曰:“十,數之具也”。所謂“十,數之具也”,表面上好像是說一至十數,數至十而全;其實,“十”字完全是易學歷法思潮的表現。“十”字象徵中國古代 “時空合一”的宇宙觀,即下北上南,左東右西。下北為冬,其數為一、六;上南為夏,其數為二、七;左東為春,其書為三、八;右西為秋,其數為四、九;中央為長夏,其數為五、十。此即古代著名的《河圖》、《洛書》“九宮”概念。所以《說文》謂之“一”為東西,“l”為南北,如此則“四方中央備矣”。一個簡單的“十”字,竟有如此無限豐富的時空內涵,充分體現了漢字文化的簡約與博大精深。
  由此可見,“十”字上、下、左、右的內涵就是“四極(四方極遠的地方)”,與“六合(六極)”、“八極”從根本上講都是“四面八方極遠”的意思。
  又據《靈樞.陰陽二十五人》記載:“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人亦應之。”河圖、洛書“中五”的意思就是中間五點形成九十度相交的十字,於是四象見而十字交叉原點合五的內涵躍然而出,此即“四象即分五行以出”的象數含義。“中也者,天地之大本也”,“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中國系統思維》一書上也講:“大宇宙為五行母系統,以四時五方為核心向外伸延開去。萬物又各具有一個五行子系統。母子系統之間具有鮮明的同構關係和統一的運動節奏。它們之間及其五行內部之間,不斷保持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和回饋聯繫。”
  八極門之所以不把勁法具體數量化,就是由於本門之勁法千變萬化,無窮無盡,如果定了死數,豈能盡顯其博大精深和無窮變化。因此,“十字勁”就是一個“子母”系統,分開時可以派生出無限多的勁法,如剛勁、柔勁、陰勁、陽勁、內勁、整勁、蓄勁、放勁、橫勁、豎勁、直勁、肘勁、靠勁、發勁、借勁、開勁、合勁、提勁、長勁、短勁、寸勁、截勁、崩勁、撞勁、闖勁、撐勁、化勁、抖勁、擰裹勁、鑽翻勁、頂拔勁、沉墜勁、通透勁、冷彈勁、螺旋勁、淩空勁等。聚合時,所有的勁法又歸為“十字”勁,正所謂“一生九九,九九歸一”,完全符合八卦“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和《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原理。
  所以,“十字勁”的特點就是以自身為中心,向四外成放射狀發出的勁,也就是說儘管稱為十字勁,實際上是上下方向不變,即頭部永遠頂拔向上,兩腳永遠沉墜朝下,而兩肘卻可以以腰和脊柱為軸做橫向轉動,四面八方都能應付敵人,發出的勁仍然是立體渾圓的,從這一點上,我們又可稱“十字勁”為“十極勁”,因為“立體渾圓”是橫面八方與縱面上下二方形成的最大數了(十方極遠之地)。其形式則是千變萬化的,即可剛可柔、可長可短、可攻可防、可零可整,全憑自己意念控制,隨心所欲,掌握靈活,敵人弱小,我們只發“四極”勁就可以了。遇到強敵或窮兇極惡之徒,就發“十極勁”,令其一敗塗地。其意境神速幽遠而趨於極限,中正不偏而通乎中庸,天人合一而達於神明。
發好“十字勁”要領是內外兼修,首先夯實基礎,練好基本功,形、意、力、精、氣、神都要苦練到家,缺一不可。發勁之前先放鬆全身各部肌肉和關節,感覺肢體有向下沉墜之意,然後運用意念將“周天八極”,亦即整個宇宙之“浩然正氣(能量)”引入腹內丹田並凝聚一團形成“核反應爐”,想發放時就再運用意念引爆能量團,同時腰脊突然擰抖,雙足震地,開聲猛喝。使丹田發出強大的爆炸勁,發出六面渾圓力,頭部向上發出的是頂拔勁,雙腳向下發出的是沉墜勁,左右手(含肩、肘)發出的是撐撞勁,胸部和腹部向前、背部和臀部向後發出的是鼓蕩勁,發十字勁的方法有靜止原地發力和向前闖步發力兩種。原地發力時,勁道上下相等,左右相等,前後相等,各自都是五分力,這樣可以很好地掌握身體的平衡,把握身體的重心,不至於前仰後合、左右歪斜而給敵人可乘的機會;當向前闖步發十字勁時,身體必然有向前、向上的慣性,這樣一來,要保證身體的平衡和重心的穩定,兩腳向下發出的沉墜勁就要大於頭部向上發出的頂拔勁,即向上發四分勁,向下發六分勁;後手發出的撐撞勁就要大於前手發出的撐撞勁,即向左發六分勁,向右發四分勁。實際上十字勁是一種內力、一種整體力。
  《八極拳譜》上言:
  “八極三盤內中恒,十字用力站當中。頭頂天,腳蹬磚,後手如拽虎尾,前手如推泰山。動如崩弓,發若炸雷,勢動神隨,疾如閃電,一發即收,無人能抵”。
  這種勁力迅捷、意遠、短促、強硬、通透,配合擤氣發聲和外在的金鐘罩、鐵布衫,鐵砂掌、鐵肘功可以四面打人,無堅不摧,對手往往還來不及反應,就已經中招倒地,不是死就是殘。可見武林中所傳的“太極十年不出門,當年的八極嚇死人”絕非虛語。
  關於十字勁的發放,還配有一首八極門內眾人皆知的口訣,就是:“頭頂青天,腳紮黃泉。懷抱嬰兒,兩肘頂山”。
  這首歌訣是八極站樁的內功心法,實際上是練功者精神意念的無限放大和自由發揮。所體現的正是“神遊八極”、“經緯六合”、“天人合一”、“六面渾圓”的內涵和意境。其目的是通過意念的極至擴放變化使力量的發放效果也達到極至。
  在我國古代宇宙結構理論中,就有“蓋天”的學說。這種學說形成于周初,據《晉書.天文志》記載:“其言天似蓋笠,地法覆盤,……。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南北朝祖恒著《天文錄》說:“蓋天之說,又有三體:一雲天如車蓋,遊乎八極之中;一雲天形如笠,中央高而四邊低;一雲天如欹車蓋,南高北下。”這種說法反映了古代人們認識宇宙結構的一個階段,在描述天體的可視運動方面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和研究價值。
  
  這裏,“笠”指的是草帽,能遮陽避雨的那一種。“車蓋”指的是馬車上的傘蓋。“頭頂青天”,也就是把青天比喻成斗笠和傘蓋,即“頭上戴草帽,頂傘蓋”的意思。“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實際上是較古的天圓地方說。“八極”顯然指的是宇宙。“地法覆盤”意思是說大地就像一個倒放著的盤子。“腳紮黃泉”就是說雙腳踏在大地上,由於力量和重量都極大,一直踏到地下很深的地方。“頭頂青天,腳紮黃泉”這兩句話在《莊子.田子方》和《列子•黃帝篇》中找到,原文是:
  “夫至人者,上窺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
  潘雨廷先生也說:“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周文化,其宗教信仰早已完成整體思想,似不可再以原始宗教觀之,究其信仰的實質,就是人與自然界的結合,人貴由遺傳而推至始祖,自然界則本諸直立人上下為天地,所謂‘頂天立地。’上天重視登山,入地重視涉水。”
  “懷抱嬰兒”據說是八極拳第二世始祖吳鐘的女兒吳榮在練功的過程中體會總結出來的心法。嬰兒一般都是女人抱著的,嬰兒的身體又軟又圓,兩隻胳膊將嬰兒抱在懷裏就像練太極拳的人懷中抱球一樣,還有的拳派稱作“懷抱琵琶”、“懷中抱月”,其實都是一個道理,就是做到頭頂項豎、含胸拔背、松肩塌胯、氣沉丹田,把身型練成六面渾圓狀態。此外懷抱嬰兒還有“心念神馳,複歸嬰兒”之意,這是求得高深內功的不傳之秘。
  “兩肘頂山”意思是說通過精神意念的放大,兩肘能頂倒大山。東漢大思想家王允在《論衡.談天》中說:“共工與顓頊爭為天子不勝,怒而觸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維絕。有力如此,天下無敵。以此之力,與三軍戰,則士卒(如)螻蟻也,兵革(如)毫茫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共工與顓頊爭奪天下敵不過顓頊而大敗,於是一怒之下撞倒頂著天的大柱子——不周山,使天地大亂。具有這樣大的力量,一定會無敵於天下。如果用這樣的力量同敵人的隊伍作戰,那麼敵方的士兵就如同小小的螻蛄和螞蟻一樣,而士兵使用的刀槍劍戟就好像毫毛和細草一樣微小柔弱,很容易被消滅制服。
  可見,“兩肘頂山”指的是兩肘在頂天柱。又可想而知,能頂倒天柱的人是何等的高大,何等的神力。聯繫上文“蓋天”學說,一個人頭頂著天,腳踩著地,懷中抱著個孩子,兩肘將頂著天的大山頂倒,一直到八方極遠之地。這不就是“天人合一”嗎?這不就是具有蓋世之功嗎?況且,《滄州八極拳譜》上也說:“人生受天地之靈氣,能化生世界之技能。天為之大天,人為之小天。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八極拳術合天、地、人為一也。”
  作為從十字勁之中派生出的沉墜勁,筆者再細說一下。
   所謂“沉”,是指下沉,重量大的意思。“墜”,是垂下,往下落的意思。沉墜勁是一種以意識控制肢體放鬆並向下沉落的勁,這種勁受地球吸引的影響,遵循自然的規律而最大限度地得以發揮出來的內在勁力。運用此勁時,要求精神集中,將自然之氣運至丹田,當爆發十字勁後,沉墜勁要大於頂拔勁,這樣可以降低自己的重心,保證身體重心的穩定平衡。同時還可以利用身體前進下落產生的動能和勢能踩踏對方腳面或將敵人彈撞而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j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