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Y0044.MP4_000072672_調整大小.jpg
平日常見面的長者,如今已不在,嘆息之外,想著只要是人就逃不了死這一關,人生短暫許多事物在時間的作用下都是虛幻的,一旦時間到了,肉體全都還原成地、水、風、火、空,什麼是真?有沒有永生?

真是與不真對應,所以一定不是肉體,但肉體在這段求真之旅拌演什麼角色值得探討…曾想古聖先賢、一個值得令人懷念的人必定對他人的貢獻很大,他將會永遠活在受他幫助的人心中,我想這或許是一種永生吧!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相片
自從有了八極拳格鬥基礎班,對峙體勢從八極講手的「熊伸」變換八極格鬥的「虎爪」,因為帶了手套外表不太容易看改變,但攻防的觀念就不太相同,因為是虎爪,所以上爬、下扒、平抓的味道濃厚,又因攻防時常將雙爪放在臉前或臉兩側,老師戲稱這個對峙體勢為「招財貓」,如果我再把眼睛咪起來就更像了,那天應紀教練要求照了一張相,呵~再來談中間一點難招架中的變數:

談到「中間一點難招架」中的1、角度2、路徑3、速度4、轉折5、身形等幾個變數組合成一個「路程」,前陣子因吳教練導讀形意拳講義,曾見相關拳諺,雖未練就形意拳一二,仍覺有穫,就以格鬥八極之八極連環套路中的左鑽拳式(形意拳也有鑽拳)當對峙體勢(見該書P25圖58或下圖右鑽拳),輔以形意拳經諺對中間一點難招架試提一解:
張相片格鬥八極拳之八極連環拳之「鑽拳式」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相片
紀教練將老師大八極雙撐一系列講手照片連圖開始加上註解,這個是雙撐系列1,運用穿山靠如下所示,另外老師也在台灣國術論壇對這個組手作了說明,我把網址列出如下:http://wushu.net.tw/bbs/viewthread.php?tid=720

張相片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相片
紀教練將老師螳螂拳一系列講手照片連圖開始加上註解,這個是子母連環中的變化,使用抱頭封運用如下所示,另外老師也在台灣國術論壇對這個講手作了說明,就算沒有學過螳螂拳的人也可以欣賞,我把網址列出如下:

http://wushu.net.tw/bbs/viewthread.php?tid=721&extra=page%3D1&page=1
 
張相片放大圖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相片
前陣子坐吳教練車時,看到他的後照鏡發有些大,詢問之下得知是加罩式的,他說這樣的鏡子比看後方比較全面;其實一般汽車因遮陽板通常後照鏡較小影響角度,所以在側方與後方間有一個角度是看不到後方來車的,這讓我想起拳諺云:「中間一點難招架」。

我們在與對手對打時,在對手的面前有個路程是他看不到的(或者應該說是誤判比較好),即使對手認為他已關中門還是會被打到!為什麼說是路程?因為幾個變數,提示幾點1、角度2、路徑3、速度4、轉折5、身形,這即是「拳打不知」,因為對手不知這五個變數,只能靠本能回應,以有心算無心,勝矣。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相片
由於文字的敘述不容易了解,所以紀教練將老師的組手照片連圖開始加上註解,第一個就從螳螂拳力劈組手開始,如下所示,另外老師也在台灣國術論壇對這個組手作了說明,我把網址列出如下:

http://wushu.net.tw/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42&pid=1855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相片
2011年01月23日石正人教練導讀「游身八卦連環掌」一書,以下是活動照片作個紀錄。這次對「混」與「清」作個闡述、討論。

張相片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相片
「天地之道,一恒而已。惟其恒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何況一藝。苟獨殷殷勤勤,始終無懈,何至苗而不秀,秀而不實乎。書曰:學貴有恒。孔子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可見人著用功,惟恒最貴。志為功之始基,恒為功之究竟。能恒則成,不恒則敗。志恒二字,乃作事之要決,學者不可不知,尤當猛醒。嘗見人之用功,或作或輟,不植將落,反怨師不教人。抑何不返躬自問,其功何如哉。」-陳氏太極拳宗師陳品三。

巫醫,上對天,下對人,古神聖職業。孔子認為要擔大任有成就需要有恒,俗語頁:莫忘初發心,成佛有餘。恒,持續也。我想任何藝術都要有恒,志可作方向,恒可看作長度,加起來就像一個向量,到達藝術彼端的向量。
另外在「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後面應還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即恒要放在對的地方,否則這個成就將會令人羞恥。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相片
格鬥八極的左右攔捶的「棍採直入」手法是槍法的「攔」字訣,另外「左右攔捶」步法是「蛇行」,和「三才步、反三才步」不太相同,比較像八卦掌的「擺扣步」,這次練習揣磨「攔」字訣為主,事後才知沒能掌握「間距」及「時間差」這兩個重要因素,圖為我與紀教練在招式體勢身形上討論!

張相片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整理影片區資料時,發現了一個視頻,這是幫老師慶生時的花絮製作,是紀教練製作的,覺得音樂與照片配合的很好,歲末之際特別放上來。順將活動內容連結也加上來^^

圓明武學開宗十周年及宗師51歲生日慶祝會實況1-準備及採排
海報3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3448_%E8%AA%BF%E6%95%B4%E5%A4%A7%E5%B0%8F.JPG神乎其技
本文章引自歐吉書教練的部落格,老師書中組手照片對手大部份都是他。歲末之時整理資料,覺得他這篇文章很有感覺,特別引來放到武術感想區

DSC03448_%E8%AA%BF%E6%95%B4%E5%A4%A7%E5%B0%8F.JPG 

http://augustm01.pixnet.net/blog/post/26429300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相片
本次上課的新課程是「馬步攔捶」,一開始都以為「馬步攔捶」與「馬步衝捶」應該只是角度的不同,但運用起來卻發現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這個動作很巧妙,分上下半身,上半身可採棍采手,是槍法的運用,下半身可採曲線入身,與三才步有不同的分別,另外胯的角度也很重要,要能足夠出腿。另外網上比較常看到的門派此招的用法採攉打或挑打,這是不同點之一這裡作個註記。

張相片放大圖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相片
那日幾個師兄弟晨間聚會,想說聊天不如聊聊武學,就找個白板,討論近日對八卦掌的心得,這次主題是「角度」與「擰旋」及「重心」,我們試著討論在走掌的時候,到底是什麼對準圓心呢?是頭?是手,是丹田,各派說法似乎不盡相同,有的講的與作的還不一樣。而擰旋到底是擰在那裡?是擰在手上?身上?腳上?如果是在身上是在身上的那裡?…走掌時重心是要在前腳還後腳,會有什麼不同的現象?為什麼會這樣?這裡作個紀錄。
當然討論總免不了據理力爭,雙方攻防總要有來有往,雖然我是主講者但我也獲益良多,感謝大家給我這個機會^^

張相片放大圖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相片
你不知意外什麼時候會發生,問題是你作好準備了嗎?就如同武術不是只有一個"我的發勁很強"就吃遍天下。這次上課老師練習時被倒下的對手拖倒,身體自然反應迅進利用前受身將拖力御除,並於滾到鏡前瞬間旋轉避免撞到玻璃。這可以看得出來不需要護墊受身也可以使用,也就是在危急時,如騎機車遇到事故瞬間身體就會自然反應。如何練習受身呢?那您要知道地板的力量。

張相片放大圖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2010/11/21老師在小森林樂台旁練刀的側錄,這個地方的風景挺好,讓人練起刀來神輕氣爽的。雖是木刀但讓人感到刀很利,雖是長刀讓人感刀到很輕。最後一個視頻是2010/12/05的「槳刀」練習側錄。


圓明漢刀-劈刀

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